2)第1333章 莽山之战(上)_最后的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队的战斗力,可以和汉军相提并论。

  对付骑兵,理论上是城池最为有效,但从汉军在交广的表现,已经让世人知晓,再坚固的城池,也挡不住汉军犀利的火器。

  沈莹在西陵之时,已经信誓旦旦地向周处表示,要与桂阳共存亡,但他到达桂阳之后,便已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野战不行,死守更不行,如果沈莹拿不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防御手段来,与桂阳共存亡估计只剩下共亡了。

  经过慎重地考虑,沈莹决定将防线向南推移,推移到莽山一线,不再死守郴县。

  莽山是郴县南面的一道山脉,因其林海莽莽,蟒蛇出没而得名,这里林菁相接,山水相连,岩谷深阻,险要天成,是由交入荆的必经要道,沈莹率兵进入莽山,在莽山的鬼子寨,猛坑石、崖子石等险要之处扎下数座营寨,斩断了南北道路,准备在莽山与汉军决一死战。

  刘胤与傅募会师之后,便从曲江北上,直逼莽山。

  南岭道路之险峻,让汉军骑兵的速度不禁是慢了下来,斥侯兵很快将桂阳那边的情报查探得一清二楚,回报给了刘胤。

  刘胤得信之后,轻哦了一声,看来这个沈莹也确非是泛泛之辈,知道野战和守城皆不是汉军的对手,故而利用莽山的险要地势来做防守,倒也是聪明之至。不过汉军除了骑兵这一个长项之外,更大的优势就在于山地战,虽然虎骑军这些年一直注重骑兵这一项,但蜀军的传统却也没有丢下,骑上战马,他们就是无坚不摧战无不胜的铁骑雄师,跳下战马,他们照样是生龙活虎的山地精英,既然沈莹要和汉军拼山地战,完全是正中刘胤的下怀。

  其实,这也是沈莹的无奈,吴军的长处只有水战,无论是骑战步战还有山地战,都是弱项,可现在桂阳又没有大江大河,唯一有的一条郴江,还是绕山而过,后来宋代有名的词人秦观就曾留下脍炙人口的名句:“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向潇湘去?”

  没有水战的条件,吴军的长处自然是发挥不出来,在野战、城战和山地战三选一的情况下,沈莹还是勉为其难地选择了山地战,在他看来,这也是吴军唯一能和汉军相抗衡的战法,毕竟有着险要的山地做为屏障,挡住汉军的进攻还是有很大的希望的。如果是和汉军在郴县打野战或守城战的话,吴军则是没有一点胜算可言。

  汉军兵临莽山之后,第一道要攻克的要隘就是鬼子寨,这里山路险峻,已经不适合骑兵乘马而行了,刘胤下令罗尚率五千人为先锋,弃马步行,攀岩而进。

  再险峻崎岖的山路,都难不倒汉军,罗尚率领的这五千人,并不是成建制的的部队,而是从三万人之中挑选出来的,大多是原蜀地的军队,再加上一些身强体健善于攀登的精锐之士,让他们做为开路的先锋,对吴军所盘距的鬼子寨发起了进攻。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