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伦敦之光(1)_我包揽了所有名著女主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这就不属于我的知识范围内啦。福尔摩斯先生的行为习惯极为规律;但一有案件,谁也摸不透他的作息——”

  哈德森太太还未说完,楼梯隔壁起居室内传来的声音,自发回答了齐禹的问题。19世纪末伦敦的住宅,隔音效果远远没有现代理想。所以他们能隐约听到屋内的讨论声。

  “婚姻使你变得迟钝了,我的朋友华生。快来看看这个,你也许会对这张便条感兴趣,因为它能使你的脑袋灵活一点。这是随下午的邮件送来的,没有日期,也没有签名和地址1。”一道低沉的声音说,“你大声念念。”

  “某君将于今日登门造访,拟就至关重要之事宜请教于阁下,届时望阁下勿外出1。”

  华生念完顿了顿,接着说了句,“这确确实实是个迷,上面连访问的具体时间都没有。”

  面对这样的讨论,哈德森太太的耳朵已经要听出老茧。她无奈地笑着介绍:“华生医生是福尔摩斯先生的朋友和助手,他们一直喜欢这样交谈。从白天到黑夜,没有厌倦的时候。”

  此时他们已经走到了二楼对门的房间,哈德森太太抛开两位活宝的话题不谈,简要地和齐禹介绍了卧室和起居室,然后礼貌地将空间留给了她。

  齐禹打开门,把随身行李箱放在门口后,又轻轻地关上了门。她倚靠着墙壁,慵懒地窥听对门的讨论。

  “仔细看看,华生。你能从便条中推断出什么?”

  “……是女人的字迹。”

  “很好。”

  “是来自美国的女人,因为其中有些词语的用法是非常典型的美国派——非常的……随意。”

  “随意——就是这个词。”福尔摩斯说,“这位女士显然在不同国家居住过,甚至是非英语母语的国家。用词的习惯形成于美国,但也有乱用词句的地方。最后留的姓名首字母ia信息非常明确,不过我们暂且不谈。你先看看这张纸。”

  一阵停顿后,齐禹听见华生说:“这位女士大概相当富有——这张纸材质结实,价格不菲。”

  “但却是皱巴巴的。”

  “皱巴巴的?”

  “皱巴巴的,非常明显。”福尔摩斯说,“这是张随意翻找出来的废弃旧纸,还有裁剪的痕迹,大概是剪掉了写过字的部分——这位女士写便条只是一时兴起。墨水还未完全干燥,这是在下午写的——这位女士就住在伦敦。但有趣的是,这并不是英国的信纸。”

  “这不是英国的纸?”

  “你举起它对着光看看,有什么发现吗?”

  又一阵停顿后,齐禹听到华生说:“上面有个花印……”

  “对。这是华沙帝国歌剧院的花印。”

  “所以说,客人是来自华沙帝国的美国人?”

  福尔摩斯吹了声口哨,没有回答他。而是说:“穿上你的外套吧,亲爱的华生,但帽子就不必了。我们需要出门一趟。”

  “可是这位客人说要于今日造访……”

  “是的,华生医生。隔壁的特纳先生一家刚刚搬走,哈德森太太又了新的房客。我们应当尽快拜访新邻居,这是要紧的事情。”

  又是一阵停顿,华生显然还没有弄清楚两者的关系。

  福尔摩斯停下手中的动作,终于慢条斯理地解释道:“我们的新邻居——艾琳·艾德勒小姐,一八五八年生于新泽西。华沙帝国歌剧院首席女歌手。去年退出了歌剧舞台,住在伦敦1——今日就会搬到贝克街。还记得便条末端的留名吗?ia——就是这位女士,msireneadler。”

  在客厅,接着在入门处,响起一阵干脆的脚步声。齐禹清了清嗓子,直起身迎上前去。

  门像是扇子般被打开,福尔摩斯显然没有料到他们要拜访的女士就站在门口。他猝不及防地终止了脚步,那灵巧机敏的眼睛闪过一丝诧异。

  还未等他开口,齐禹先说了话。

  “晚上好,福尔摩斯先生。”她棱角分明、完美无缺的脸上涌起了一丝狡黠的笑意。

  “很高兴再次见到你,”她微微致意,“歇洛克·福尔摩斯先生。”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