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明月清风(136)二更(明月清风(136)隔了两...)_没你就不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震动一次,但也总有震动。但宫里每天还照样出京报,京报每天都有关于天气的通报。

  衙门甚至于敲锣打鼓的叫人嚷嚷呢,“晚上添火堆,记得看好柴火,明儿降温,说是有六成的概率要下雨……”

  第二天果然是落了一点点雨,不过影响不大。

  转天,又吆喝,“……要起风了,把窝棚该加固的加固……风大!”

  然后赶紧的喊人,把窝棚又都加固了一下,有些还给外而摸了一层薄薄的泥,里而用羊毛毡覆盖一层,果然,风是刮不进来的。

  这次地震主要集中在直隶,天气好预测,这叫人觉得,虽然住着窝棚,但是心里并不慌乱。

  凡是鳏寡孤独,无壮年照管的。衙门若是照管不到,那官算是当到头了。

  所以,大灾之下,人心不乱。

  大喇嘛站在一处村子的边上,来来去去的,大家对他都很客气。有些妇人以为他在化缘,还把家里好的吃食拿来给他。然后就忙去了!

  他的弟子站在边上,低声问:“师父,无人来听佛法。”

  大喇嘛叹气,没有言语!他明白为什么大明的皇帝不担心一种宗教会在大明大行其道!因为这里压根就没有这样的土壤。

  儒家说,民贵君轻。这是一个很要命的话!君王若是以民为贵,那便是明君,明君就该为百姓求福祉。君王若不以民为贵,那便是昏君。是昏君,就自由人推翻它,寻求一个清明的世道。

  《周易》乃是儒家六经之首,它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儒家土生土长,比佛教这个外来的教义在这片土地上存续的时间要长,且长的多!更何况,自汉以来,儒家便占据统治地位!

  这位大明的皇帝,以为他要罢了儒家呢!其实没有,他在兼容并蓄,却不曾否认儒家。

  他把‘仁’刻在了骨子里!这话也不对,这不是把‘仁’刻在了骨子里,而是‘仁’这个字,在汉人的是非观里,已经刻在了骨子里。

  这些忙忙碌碌的百姓,他们逢年过节,会去庙里祈福,以期待万事顺遂。但事有不顺,又有几人跪在佛前求来生呢!

  只有那些困住自己,走不出困苦的人,才想着从佛法里得到一些慰藉吧。

  徒弟像是懂了师父的怅然,就问说,“那……咱们还有留在大明的必要吗?”

  自然!有些教义的大兴,是需要时机的!虽然这种概率不大,但是万一呢?何况,大明的人口基数大,便是一千个人里有一个信奉的,这个数量不敢算吗?

  是!

  师徒俩走走停停,看着这般大灾之下,四处都安安稳稳。孩子们在太阳底下,坐在木墩子上,用树枝在地上划拉着写着字。

  他不知道那写的是什么,晚上回去的时候就找负责翻译的主事,问孩子们读的是什么?

  主事就道:“正在修教材!但是,皇上钦定了一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