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章 同年_风雨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后却要这些同年帮衬。”

  杜中宵笑着点头,与韩月娘一起,回到了自己的住处。自己的这几位同年,都不是简单人物,以后必然是要互相依靠的。但像父亲说得这么直白,官场上的人可说不出口。

  回到住处,韩月娘道:“当年你突然间就带兵北上,连去给你送别都做不到。一走三年多,想起来着实让人心焦。这几年,你在外面过得好么?”

  杜中宵轻搂着韩月娘的肩膀,道:“好,并没有什么难处。只是一个人在外面,经常会想念家里的人,那种日子难熬。现在好了,到京城为官,别的好处不说,与家人团聚就是难的。”

  久别重逢,这是两个人的时光,孩子被奶妈带去了。杜中宵和韩月娘坐在窗前,诉说着这几年的离别时光,有一种温馨的感觉。自己已经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这一种家的感觉。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外面传来父亲的声音:“你收拾完了么?同年们可是已经到了!”

  杜中宵急忙答应,由韩月娘帮着,脱下公服,换了常服。今日面君,穿的都是正式朝服,换起来格外麻烦,一时间手忙脚乱。帮着杜中宵换完,韩月娘不由捂嘴而笑。

  杜中宵也笑,对韩月娘道:“进士为官,最重要的就是当年同榜之人。我今日进京,这几位同年便就前来相见,可见一斑。以后在京城里,要跟他们多走动。”

  韩月娘道:“我自然晓的。虽然我是个卖酒人家的女儿,竟然不给你添乱就是。”

  杜中宵轻轻拍了拍韩月娘的肩膀,出了房门。几个孩子正在院里玩耍,因为与杜中宵不熟,怯生生地叫声爹,便就站在那里。此时杜中宵没有时间,与他们打了声招呼,便就到了外面。

  客厅里,以王珪为首,王安石和苏颂等人正在说着闲话。见到杜中宵过来,一起站起问礼。

  叙过了礼,各人分宾主落座。杜中宵道:“今日回京,得诸位前来拜见,是难得的事。明日没有早朝,今夜一醉,叙一叙我们分别之情。”

  王珪道:“待晓面君之后,如果不嫌辛苦,我等自然是求之不得。”

  杜中宵道:“我前日到了驿馆,已经休息两日,有什么辛苦?我们多年未见,正该叙一叙别情。”

  说完,杜中宵道:“家中今日后院整备了一桌酒筵,专等着你们来。天色不早了,我们便到后院里去,在那里一边喝酒,一边说些闲话。”

  众人自无异议,一起起身,到了后院里。家中的其他人,这个时候都主动避开。杜家本来是小门小户,跟官场上的人不熟,杜中宵中进士之后,才发了起来。这些同年中,只有苏颂与杜家熟悉,其他人都只是听闻,根本没有见过。此次回京为官,杜家要慢慢熟悉,才能打开局面。

  各自落座,倒满了酒,杜中宵道:“多年未见,大家且饮一杯!”

  众人举想酒杯,一饮而尽,一边吃着菜,一边说些闲话。

  王珪道:“自庆历二年我们登第,到现在一眨眼间,已经十四年了。十四年间,待晓从幕职官、小知县,到为帅一方,建功无数,今日做了御史中丞,实在是我辈楷模。我们饮一杯酒,为待晓贺!”

  杜中宵连道不敢,与众人一起喝了一杯酒。翰林学士虽然与御史中丞官位相差无几,王珪却是中进士时已经为官多年,又是走的辞臣道路,与杜中宵不同。杜中宵一直在外为官,凭着政绩和军功,走到今天,无人可以置疑。当年庆历二年的进士,杜中宵是当之无愧的首领人物。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