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7章 数路齐出_风雨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细讨论清楚,不要稀里糊涂参战。还有,各军粮草、物资,也要跟李复圭商量。四十余万大军齐出,后勤如何保证是个大学问,丝毫马虎不得。”

  李复圭起身道:“此次北上的粮草物资,主要从两地运出。一是保州,一是雄州。两个月来,已经在这两城储存了不少物资,足供全军一月之用。还有三十多万匹驮畜,从河北路征调了二十余万民夫,为各军运送粮草物资。现在的计划,是运输分为两部分。一是各军自己的运输,再一个就是我指挥民夫的运输。两者之间如何配合,要万无一失,还要跟诸位多商量。”

  听了这话,张岊道:“如此多的民夫,还有驮畜,运送粮草应该不难。只是,我大军去平州,这一路去得太快,怕不怕契丹来断粮道?”

  杜中宵道:“契丹大军要封在武清以南,不让其北上。幽州其他地方的契丹兵力,不值一提。我们已经查得清楚,此番南下,契丹几乎集中了全部兵力,后方极是空虚。在他们眼里,估计根本就没有考虑我们会反攻。纵然我们反攻,他们的骑兵也可以快速回援,必然不会失败。只是仗到这里,许多事前的估计已经没用了。再者,我们的兵力如何布置,契丹人只怕也搞不清楚。”

  杜中宵对契丹的情况一清二楚,反过来,契丹对宋军的布置就不清楚了。便如乾宁军,古匿越打越吃力,报给耶律洪基的,就是宋军已比增兵二十万,信口胡说的。

  宋朝坚壁清野,没有消息来源。契丹对情报又不重视,就成了单向透明。当然,李璋这几年管理情报不说多么出色,最少中规中矩,不是契丹可比的。

  到了这个时候,契丹对宋朝的判断,不是随时可以反攻,而是守得出色。各座城池,契丹人都认为有大军驻守,并没有力量北进。至于宋军一直保持强大的机动兵力,契丹人不清楚。就是偶有消息,也都当作笑谈。四十万重兵之下,宋军怎么轻松?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