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0章问政_汉末之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业蓝图就能暂时画上一个逗号了。

  从北上雁门开始,一直不间断的用兵大战。士兵虽士气高涨,但不免有些心累。

  “讨贼中郎将赵云智勇双全,心思缜密,可让其率领三千骁勇骑兵为先锋。一则率先迎敌、将斥候布置更远。二则为前卫,辅助大军更快的击灭胡骑。”

  贾诩又向刘凡举荐道。

  “子龙可堪大用。”

  刘凡点头说道,他也正有此意。

  “张郡丞,汝带着众官吏和县兵,组织流民百姓从马邑出发向定襄郡骆县,桐过,武城三县迁徙,待吾军铁骑占领定襄后,军民共入定襄,搭建房屋,就地取材。粮食、耕牛、水车、曲辕犁、农具,以及播种的种子,吾会安排马邑令刘遇随后送去。这一批流民百姓就安居在定襄了,忍一时之难,铸繁华盛世,开万世太平。天下事不在我,而在诸位。”刘凡慎重的向众人说道。

  桐过,骆县,武城,这三县都在定襄最南面。而且都在黄河“几”字形,上方右拐角处。

  定襄在黄河之右,云中在黄河之上。五原、朔方两郡被黄河从中间贯穿。

  由于有黄河灌溉,这三县也是难得之地。

  这里驻扎着鲜卑纥骨部落,这个部落与拓拔鲜卑相比也有所不如,部落青壮控弦不过八千。

  “吾等定全力辅佐大将军兴复汉室。”众人起身施礼。

  “张郡丞将治下所有事情交付给蔡长史,吾向陛下举荐你为定襄太守,今后汝全力治理定襄,定襄虽是小郡,但它在雁门怀中,雁门不能没有它啊!”刘凡意有所指的对张钧说道。

  “大将军提携之恩,张钧没齿难忘。”

  张钧顿首向刘凡拜道。

  去年,他弹劾张让、赵忠等人时,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必死之志。

  十常侍果然不是那么容易被弹劾的。这让张钧心灰意冷,意气消沉。

  在张让、赵忠等人准备报复他的时候,是骠骑大将军庇护了他。

  骠骑大将军威势,令宦官奸佞不敢轻举妄动。此乃再造之恩也。

  令张钧心如死灰的是朝廷,跟随骠骑大将军让他踌躇满志。

  张钧认为能安天下者,除了骠骑大将军,没有他人。

  他向刘凡顿首,感谢的也不是提携之恩。

  “言重了。”刘凡将张钧扶起,对众人说道:“尔等放心去做自己所做之事,雁门的政事、对后续流民的处理、军辎和民辎的调配就由吾来处理。”

  如张钧这样,才能为他所用。

  张钧的刚正不阿,在分配流民方面能公平公正,更能服众。

  随后,一众官吏又与刘凡禀问一些政事,如雁门各县百姓情况,哪个乡县需要骠骑大将军府去资助等。

  许多事情,刘凡都放手让各县官吏去做。

  刘凡提拔亲信俊杰,打击奸佞小人,力摧豪强,让雁门的政治非常清明。

  那些跟随刘凡来雁门的寒门士人都十分努力、用心,渴望做出一番政绩。

  在骠骑大将军府管辖范围内,没有贵贱之分。

  不论是出身名分的公子,还是出自寒门的士人,骠骑大将军都会一视同仁。

  士兵想上升,需要军功。

  官吏想上升,需要政治。

  王侯将相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通过奋进,搏来的。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