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89章回归阴馆_汉末之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想充次,真正的鱼鳞甲打造出来两万套需要好几年,索性先制造两万套札甲。

  新军的武器大都来源于战利品,这些武器也要慢慢换掉,最终换成汉军的制式武器。

  除此之外,刘凡令申屠钢制造马槊。

  马槊的前端类似短剑,可以砍可削,刃部下通常有留情结,给战马高速冲锋的时候不至于贯穿对手。

  马槊里边有非常多的讲究。槊杆根本不像步槊所用的是木杆,而是取上等韧木的主干,剥成粗细均匀的蔑,胶合而成。

  那韧木以做弓用的柘木为最,次以桑、柞、藤,最差也得用竹子。把细蔑用油反复浸泡。泡得不再变形了,不再开裂,方才完成了第一步。

  而这个过程耗时将近一年,一年之后,将蔑条取出,荫凉处风干数月。后用上等的胶漆胶合为一把粗,丈八长,外层再缠绕麻绳。待麻绳干透,涂以生漆,裹以葛布。

  葛布上生漆,干一层裹一层,直到用刀砍上去,槊杆发出金属之声,却不断不裂,如此才算合格。然后去其首尾,截短到丈六左右。前装精钢槊首,后安红铜槊纂。

  经过不断调整,合格的标准是用一根麻绳吊在槊尾二尺处,整个丈八马槊可以在半空中如秤杆般两端不落不坠。这样,武将骑在马上,才能保持槊尖向前而不费丝毫力气。

  如此制造出来的槊,轻、韧、结实。武将可直握了借马力冲锋,也可挥舞起来近战格斗。只是整支槊要耗时三年,并且成功率仅仅有四成,因此造价高得惊人。在汉唐以来,马槊一直是世家出身将领的标志。

  这种东西在历代军事上是非常禁忌的武器。其制作工艺复杂,却不难,但需要花大代价、需要长达三年的时间去完成一杆马槊。最终,还非常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若将其组装至全军,是痴人说梦。但只制造三百支,刘凡还是能负担起的。

  三年后,就算只能成槊一百支,也是赚的,他可以将马槊赏赐给有功劳的将士,以激励士气。

  待小吏离开之后,刘凡将黄忠、张辽叫来,对他们交代一番,然后吩咐亲卫,准备离开夏湖。

  黄忠、张辽拍胸担保,一定不辜负主公期望,让新军尽快成为精锐骑兵,可以上阵杀敌。

  这一段时间和连很安分,鲜卑俘虏也很安分。

  他们为刘凡牧百万牛羊,养马训马。如同普通的牧民一样。

  刘凡一直在想唐太宗李世民为何能被尊为“天可汗”,成为一时的天下共主。

  为何他死后,无数胡人贵族割耳划面,即便是贵为王子的胡人也请求为唐太宗殉葬。

  难道是唐太宗一直与异族和亲,才使他有尊崇的地位?

  不是!

  那“大有胡气”的朝代中,边疆战争之频繁和战事次数之多,在华夏历朝历代中非常罕见。要不然也不会出现那么多大气磅礴、豪言壮语的边塞诗。

  特别是贞观年间,唐军铁骑四面出击,依次取得了对东突厥、吐蕃、吐谷浑、高昌、焉耆、西突厥、薛延陀、高句丽、龟兹,印度用兵的胜利。金戈铁马,将疆土拓至极致。

  则由于后世朝代偃武修文的风气,唐代甚至成为了华夏尚武精神的绝响。

  外国失礼,一听唐军出动,国王竟然被吓死。

  天下皆在李世民的掌控之中,他还选择和亲,就是为了天下稳定。

  他曾说过,我是百姓的父母,只要对百姓有利,绝不爱惜一个女儿。

  他认为将女儿嫁给外族首领,生了孩子,就是他的外孙,外孙当上单于后,可让边境稳定三十年。

  这种民族政策,让唐朝空前繁盛。

  但唐太宗没有使异族彻底归心,唐强的时候,异族也在变强。使大唐中后期风雨不断。

  带着八百亲卫离开夏湖时,刘凡望着美如画卷的山川、河流,幽幽一叹。

  大汉在他手中,不能失去骨气。经过虞谧一事后,刘凡越来越厌恶和亲。

  他心中的大汉是儒皮法骨,他要以霸道行王道。

  他要的不是戎狄臣服,而是归服。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