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零九章 回睢州丁忧_明末小进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一行字。

  “正民风则国风正,国风正则国力强,禁游女正民风,可办。”

  孔贞运高高兴兴地取回了他的文牒。

  此时的明朝,特别是留都,官僚作风盛行,官员办事拖沓是非常常见的事情,孔贞运等了这么久也不生气,是因为官场上的办事效率就是如此,没啥好生气的。

  何为游女?游女乃妓女也。

  袁方没有在禁游女这方面的事情多加关心,这段时间他常常去崇文书院讲学。

  崇文书院经过一年多的修整和扩建,现在的书院可不是一般的阔气,书院内有四海堂、抱忠堂、德馨堂、贞义院、三省斋、御书楼等楼堂,以及达观、敬一、曝书、荣恩、九梅、万竹、半山、观荷、静思等九座书亭。

  袁方的抗倭英雄事迹,在江南深入人心、家喻户晓,特别是江南的士族对袁方更是敬佩有加,他们纷纷把自己的子弟送进崇文书院学习,一时间,崇文书院人满为患,所以崇文书院不得不扩建。

  崇文书院还得到了社会上捐赠,现在,崇文书院不但扩大了,而且,在其附近还有进三十亩的田地可供耕种。

  崇文学子平暇之时,充当农夫下田耕种,以自耕自足。

  袁方在崇文书院的课,很受崇文学子们的欢迎,他主讲的有两大部分:一部分以笼络人心为主,袁方以导师自居,教授他的学子们以崇文书院为荣,身怀集体主义荣誉感,为崇文书院的光荣使命而努力奋斗;一部分以科学为主导,教授他的学子天文、地理,以及初级的物理、化学知识。

  有时候会插讲一些军事知识,因为崇文学院不是以军事为主,所以他只是向那些对军事着迷的学子,对于军事上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讲解和展开相互的讨论。

  ……

  之后,袁方一直担任南京礼部尚书,而他的崇文学院在后来的两年中,在江南地区,由两所发展到了五所,崇文在读的学子也从原来的二百多人,一下子猛增至八百多人。使得袁方的崇文书院在江南影响深远。

  有人害怕袁方势力的发展,所以在朱由检面前编造了一个江南出了一个新东林党的谎言,他们还给这个新东林党安了一个名词,叫做“文党”。

  袁方自然成了文党的党魁。

  由于这两年朱由检被农民军和鞑子闹得焦头烂额,根本就没有精力来理会江南的事情,加之在崇祯六年十一月,袁可立去世,袁方回家丁忧,所谓的“文党”的传言,也逐渐地没有人在朝堂上再提。

  何为丁忧?

  根据儒家传统的孝道观念,朝廷官员在位期间,如若父母去世,则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制三年,这叫丁忧。

  丁忧期间要吃、住、睡在父母坟前,不喝酒、不洗澡、不剃头、不更衣,并停止一切娱乐活动。

  袁方在崇祯六年十一月二十日接到噩耗,第二天便办理了所有的丁忧手续,返回老家睢州为父守孝。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