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三章 蓑衣事件_从阴司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民一家和施良,赵青梅认识三四年了,关系十分不错,但就在短短几天内,全部死了。

  施良看着破败的屋顶,没有说话,只是用力抱了抱赵青梅。

  赵青梅抿了抿嘴唇,叹了口气,“你还记得铁娃吗?”

  铁娃在施良记忆最深处,还是那年洪水。

  洪水过后,庄稼地颗粒无收,无数百姓没有粮食,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当时的镇尉贪污受贿,将朝廷赈灾的银钱,粮食全部吞并,可谓是胆大包天。

  当时的黎镇,可谓尸横遍野,千里哀鸣。

  施良和赵青梅两人只不过是十一二岁的少年少女,施良父母刚刚去世,遭逢如此罹难,家中只有一小袋米。

  两人在高坡上安置处休息,用一小袋米煮了两碗粥,当时的施良已经两天没有吃过东西了,而这一碗粥是他最后的食物,没曾想半夜有人偷摸靠了上来,想要抢夺施良手中的粥。

  这偷摸来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施良的一个发小铁娃。

  铁娃也是几天没有吃过东西,当时饿的他已经失去了理智,拿着柴刀的手都没有了气力。

  施良不是铁娃的对手,粥在两人争抢之时掉落在地。

  施良记得真切,铁娃俯下身子,不顾一切的舔食着地上的泥土和米粥。

  他还记得,赵青梅拿起那柴刀一刀就砍死了铁娃。

  他记得,最后是赵青梅将自己的粥分给了自己。

  那是两人第一次发生争执,因为铁娃的死(主角那个时候没穿越)。

  怎么争吵的施良大多都忘记了,只是记得喝着半碗粥的时候,赵青梅说过的那一句话。

  “你就是我的命。”

  恍惚中,施良回忆起了好多往事。

  好半晌,他才点了点头:“记得。”

  “我不会再让那样的事情发生的。”赵青梅抬起头,认真的看着施良。

  “这话是我说的才对。”施良低声道。

  两人就像是枯竭河水中的鱼儿一般,相互依偎的活着。

  赵青梅保护着施良,而施良同样保护着赵青梅。

  不知不觉天就亮了,迷迷糊糊的施良听到声响。

  “要不今天就别去作坊了。”

  施良看到赵青梅起身穿衣服,关切的道。

  赵青梅摇了摇头,“不行,作坊内有一批锦缎只有我会缝制袖口,我必须要去。”

  “那好,我也去衙役整理一下卷宗。”

  施良也起身穿上了衣服。

  赵青梅煮好了粥,自己随意扒拉了几口便匆匆离去了。

  施良吃过粥,从怀中拿出了唇脂,放在桌子上才走出了家门。

  他先是来到了镇尉府,向巡守的两个捕快报告了案情,随后回到了太武庙。

  老余坐在弄堂喝着茶,似乎还在回味昨夜的戏曲。

  “杨杰呢?”

  施良扫视了一眼,有些奇怪的问道。

  老余放下茶杯,回道:“他在看卷宗,好像是调查蓑衣事件,这小子性格就是执拗,十几年的事情还有什么好调查的。”

  蓑衣事件,施良作为土生土长的黎镇人士自然也听过。

  传闻每到六月十五的时候,便会死去一个十五岁零五天的女子。

  女子尸体会被挂在房梁,口中含着一口水,身上穿着蓑衣,脚下穿着红鞋,红鞋上挂着一块秤砣。

  女子身上没有任何伤口,也不是被淹死,五脏六腑都是好好的。

  一直从十四年前到今天,已经成为黎镇一桩悬案了,每年都会有阴司小吏去调查,但大多都没有结果。

  而眼看今年六月十五马上就要到了,一些十五岁女子都迁到了外镇去了。

  老余顿了顿,幽幽的道:“根据以往的卷宗,调查此事的小吏后来大多都没有好结果,可能是被阴邪之物侵染,失了气运。”

  这话明显是在提醒施良,让他不要去插手这事情。

  施良点了点头,此刻他的身上还有诸多麻烦,哪有功夫调查这十几年前的悬案。

  就在这时,成然走了进来,“六月初三,山神招婿,那野山阴气密布,尸骸众多,孙大人让你我二人到时候前去除阴。”

  “知道了。”施良心中有些诧异,回了一声。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