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8章 汉卡_重生乡村文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研究出来了一款汉字处理扩展卡,叫汉卡。前段时间他们还联系过我,现在国内有电脑的地方非常少,他们现在天南海北的到处推销汉卡,估计这个月应该能来我们这边一趟。”

  张新军高兴道:“那可太好了,这样大家用起电脑来就方便多了,谢谢何总。”

  “谢什么,你们努力工作,我负责给你们解决困难,这不是理所应当的嘛!”

  跟张新军聊完没几天,说的中科院计算机公司的人便到了平县。

  “何总您好,我是中科院计算机公司的刘传志。”

  何平在跟刘传志通电话的时候就知道电话那头便是后世那位大名鼎鼎的联想老板,所以见到刘传志后丝毫不意外。

  “刘总你好,欢迎来到平县。”

  刘传志这次来是上门来推销计算机公司推出的汉卡的。

  计算机公司是中科院在去年中科院刚刚成立的,总经理是王树和,刘传志和张祖祥是副总,他们从计算所出来一共11个人,但是还缺少一个技术带头人和一个拳头产品,于是他们三人同时想到了一个人,他们就把第12人请进了公司,这就是倪光南。

  八十年代初期,微电脑技术刚传入中国,但是由于没有汉字处理能力,电脑应用范围大大地被打了折扣,这时全国的电脑工作者都在为汉字处理作各种开发研究,汉字输入、显示、打印、字库等硬软件新技术不断推出。

  作为中国最权威的计算技术研究机构——中科院计算所,也有很多科技人员在研究汉字处理技术。

  1968年倪光南和竺乃刚、万永熙等等人首先在“717计算机”上研制出了能显示256个汉字的显示器,后来在“SK-1光笔图形显示器”上有了新的发展,能显示出不同字形的汉字,还引入光笔作为人机交互的手段。

  在70年代初又首先提出了联想输入法,所谓的“联想”,就是当你输入了“中”字之后,电脑自动会显示出“国”、“央”、“间”等汉字作为下一个字的候选字。

  这些技术后来集成到“111汉字信息处理系统”中,它采用标准键盘和光笔,采用了联想输入法。

  同时还采用了自己开发的汉字显示器和汉字针式打印机作为输出手段,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汉字处理系统,成为当时所里的英汉机器翻译系统的汉字处理平台。

  在此之后,在它的基础上,1983年又采用Z80芯片开发出了“LX-80汉字图形微型机”。以上所有这些,是倪光南和他的同事们在计算所的科研成果。而LX,就是联想的汉语拼音LianXiang的头两个字母。

  倪光南当时正在将“LX-80”机的汉字技术移植到PC机上,“LX-80”虽然是自主开发的,但它是8位机,而PC是16位机。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