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8章 报纸采访_重生乡村文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答就行了。”

  “好。”

  “先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吧,我们对您还不太了解。”采访显然是以孙志民为主,他后面那个小姑娘背着个照相机应该是照相的。

  “我叫何平,今年二十六岁,现在是平县红旗公社韩屯生产大队的一名普通的社员,家里有个十岁的儿子,目前未婚有对象。”

  “我打断一下,您说您现在未婚,但家里有个十岁的儿子,这是这么回事?”孙志民一下就听出了何平话中的重点。

  “这个我来说吧。”没等何平说话,老队长抢先说道。

  何平心想我就知道老头儿你没安好心,敢情是想蹭采访。

  “何平儿子叫小柱儿,是我们队里的孤儿。何平他刚落户到我们韩屯的时候两人认识的,爷俩处的挺好,后来何平就把小柱儿收养了。”

  “原来是这么回事,没想到何平同志您还这么有爱心。”孙志民赞赏道,他身后的女青年看何平的眼神也有了变化。

  “您别这么说,这都是我们爷俩的缘分,那我接着说?”

  “您说您说。”

  “我是知青落户到韩屯的,城市青年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刚来韩屯的时候闹了不少笑话,后来日子实在过得窘迫才起了投稿的念头,这一点我们特别感谢我们大队长,当初我们大队长听说我想写小说,二话没说就把自己的钢笔送给了我,还有好几沓信纸。正是这些东西帮助我完成了我人生中第一部小说的创作。”

  何平是什么人啊,那是茅房拉屎……呸,张口就来是他的人生格言,反正有老丈人兜底,就闭上眼睛虾结巴吹呗。顺便也夸夸老队长,老头儿吃软不吃硬,给他两句好听的,下回坑的时候更好下手。

  何平的几句话让老队长很受用,没白疼这个臭小子,总算还知道在记者面前给自己长长脸。

  “看来您的成功离不开生产队的帮助。”孙志民说道。

  “何止是生产队,还有我们公社。别人不说,就说我们公社的毛主任,对了,现在是毛县长了,那可是难得的清官、好官啊,我们老队长上公社去反应我的情况,毛县长一听说我的情况二话没说立马就让人给我捎来了好几十块钱的补助……”

  何平完全无视了老队长在一旁的挤眉弄眼,到最后老队长实在没办法,拎出烟袋锅往桌子上狠狠敲了一下。

  何平下意识的缩了一下,艹,都快成条件反射了。

  老队长瞪着何平,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这小子是真他么不要脸啊,不管真的假的张口就来,你咋不说毛县长看你个单身汉可怜,还送给你个媳妇儿呢,还是他亲闺女。

  有老队长在一旁督战,何平不得不收敛了气焰,要不这年头这些还没学会吃RX馒头的记者朋友,还真没有办法分辨他话里的真假。

  孙志们跟何平这一聊就是两个多小时,聊完之后又根据聊天记录列了一些问题,让何平回答。

  最后由何平带着一直没说过话的女青年张蕾在韩屯的各处拍了一些照片,当然也少不了给何平拍几张照片,采访算是正式结束。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