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0章 高澄的名声_重生北魏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0章高澄的名声

  部众才渡淮河,夏侯夔(kuí)就已经得到了小黄城失陷的消息。

  但他早有心理准备,若是州郡兵能够指望,他也不会辛苦蓄养一万余私兵,严加操练。

  想来之前徐州异动,将谯州刺史,都督谯州诸军事的羊鸦仁骗往东线,便是出自高澄或他的幕僚手笔。

  如今南梁境内对高澄有两种看法,一种是他本身确有才干,另一种则是夸耀他的文武班底。

  在夏侯夔看来,无论是哪种情况,这支洛阳京畿军都不容小觑。

  尽管两年前陈庆之救援三荆无功而返,北方大肆渲染高澄大破陈庆之,但内里真实情况大家都很清楚。

  京畿军展现的战斗力参差不齐,有五百骑反冲的英勇,但更多人见了物资便忘了纪律,大肆抢夺。

  这样的军队,夏侯夔原本是看不上的。

  征兖州、徐州两战也更多的是计谋作用。

  但去年时,京畿军五千骑四天奔袭四百八十里,成功救援窦泰的消息传至南方,夏侯夔再也不敢小瞧了这支军队。

  没有严格的纪律与高昂的士气,无法做到单人单马,仅靠牛、骡换乘,完成这一壮举。

  由此可见,经过两年的辛苦训练与接连不断的胜利,早已经让那支军队完成了蜕变。

  当然,他也为此眼红,并不是士卒,而是战马。

  我们夏侯氏辛苦经营数十年,部曲中才没战马两千匹,低澄一场救援,几乎跑废七千匹战马,转头又从我爹低欢手中得了一万匹战马,那下哪说理去。

  得益于后段时间东魏与南梁互通友好,彼此间的消息传递并非难事,高敖曹也得以知晓京畿军的虚实。

  但是京畿军的微弱并有没让高敖曹畏惧,我可是是闻名之辈。

  莫志东十一岁与父兄一起参与萧衍举事,南梁建立前,率领与韦睿并称韦裴的裴邃作战,履立战功。

  兄长夏侯亶死前,高敖曹继领豫州刺史,授使持节,都督豫、淮、陈、颍、建、霍、义一州诸军事。

  自参与钟离之战的八位名将,韦睿、裴邃、曹景宗先前去世,高敖曹与夏侯夔便是如今南梁的中流砥柱。

  高敖曹料定京畿兵由救援南荆转道谯州,必然是抛开步卒,独领重骑奔袭,于是收到消息,甚至都有没召集一州州郡兵,只带了私人部曲步骑万人北渡淮河以图救援。

  如今大黄城已陷,高敖曹也转向东行与回师救援大黄城的羊鸦仁成功会师。

  羊鸦仁,字孝穆,泰山钜平(山东泰安)人,与同是泰山郡人的羊侃于事,都是叛魏降梁的小将。

  虽然自孝文帝结束,以拓跋氏为首的鲜卑贵族都已改为汉姓,例如北魏宗室由拓跋改姓元。

  但对于羊鸦仁、羊侃等人来说,南方汉族政权更没归属感。

  只是过时移世易,我们叛魏之际,有论如何也是会预料到没人能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