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一十七章 我就解个题引起了天地异象?(求订阅!求月票!)_我的修真界世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考试继续。

  第二场是算术。

  陈君羡看着衙役们举着的牌子上几道题目抄写下来,他看着这些题目忍不住哑然失笑。

  题目倒是不多。

  大概只有七八条。

  并且这些题目对于封建时期的人来说是非常困难的。

  比如第一题:有一座寺庙,里面大和尚、小和尚共计一百名,大和尚每顿吃四个炊饼,小和尚四个人吃一个炊饼,共吃了一百个炊饼,请问,大小和尚各几名?各吃了多少炊饼?

  这道题目封建时期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算不出。

  但对于陈君羡来说,这道题目简单到没边了。

  和他预想的一样。

  那些考子们一看到衙役举得题目全都哗然一片了。

  “今年院试算术题为何如此之难?”

  “这不是把我们往火坑里推吗?”

  “完了,完了,这第一道题目估计就很多人回答不出来了。”

  考生们心中全都凄凉不已。

  曾环作为巡场御史,听到众考生绝望的喧闹,不由板着脸大喝了一句,“肃静!谁要再吵闹立刻取消院试资格!”

  众考生们只好憋屈地闭上了嘴巴,冥思苦想。

  陈君羡听到那些议论声撇撇嘴,心说这就叫难了?要哥们儿把微积分题目给你们搬过来,不得让你们绝望到自杀?

  他没有管那些考生怎样,自顾自拿着毛笔和竹简开始解析算术题了。

  嗯,陈君羡其实不知道,大宋朝的算术考试不用写解析过程,只要把正确答案写上去就行。

  他还以为和地球上算术考试一样,故而写解析过程。

  陈君羡奋笔疾书写道:假设这座寺庙全是大和尚,那么就有一百个大和尚,共食四百饼,实则炊饼只有一百,如此便多出三百炊饼。

  因为一个大和尚比一个小和尚多吃三个炊饼、外加一个七成五分的残余炊饼……实则众和尚只食一百饼,故大和尚二十,剩下八十为小和尚。

  嗨,小学六年级的题目。

  哥们儿好歹是大学生,要是小学生题目都做不出来,直接跳河自尽算了。

  嗯,他忘了之前帮妹妹写作业的事了。

  陈君羡继续解析第二题。

  第二题难度和第一题差不多,问题是这样的:有一位妇女在河边洗碗,过路人问她为什么洗这么多碗?她回答说家中来了很多客人,他们每两个人合用一只饭碗,每三人合用一只汤碗,每四个人合用一只菜碗,共用了碗六十五只,请问,她家来了多少客人?

  陈君羡压根没费脑筋,三下五除二就解析了全过程,然后填上了“六十”。

  第三题……

  第五题……

  第七题……

  陈君羡只花了一小会儿时间就做到了最后一道算术题目。

  做到这道题目的时候陈君羡忽然“咦”了一声。

  第八题:一鸡翁价值为五钱,一鸡母值三钱,三只鸡雏值一钱,且必须得三种鸡都买,凡百钱买鸡百只,问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