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90章 日元ODA的前世今生_官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倾销对象。这么一来,《旧金山和约》反而成为它占领这些市场的最大障碍。”

  “为此,1954年,日本加入了以英国为主导、旨在援助东南亚的科伦坡计划。此后,它采取分别对待、各个突破的策略,旨在融化亚洲的坚冰。”

  “对态度强硬、坚持赔偿的国家,诸如缅甸、菲.律.宾、印尼、南越,它许诺逐年赔偿;对放弃赔偿的国家如老挝、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等,它签订了准赔偿协定即提供无偿援助;最后,1958年2月,一种更新、更体面的手法出现了,它与印度签订了一份日元贷款协定。”

  “至少在名义上,这是和战争赔款无关的政府间援助。”

  “哦,你这么讲,我就明白了。”叶开听了之后,总算是搞清了这个日元ODA的前因后果,心里面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换一句话说,和所谓的无偿援助一样,日元ODA贷款不过是战争赔款的变种之一。

  正是依靠赔偿、“无偿援助”以及日元贷款,此后十余年间,日本在亚洲各国攻城略地,到了七十年代初期,它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性经济大国了。

  对此,原日本驻联合国大使、曾长期参与赔款谈判的中川融坦言,“把战争赔偿与经济援助结合起来,从结果上看,对我国扩大贸易发挥了积极作用。”

  终于,在70年代初期,日本将目光投向了共和国。

  “中日建交的时候,放弃了对日本的战争赔偿要求。”叶子平说道,“这自然大大加快了当时的外交进程,但是也让人争论不休。当时,我们的外汇储备非常紧张,而国内又非常需要从日本进口钢铁、化肥以及成套设备,中日贸易迅猛增长,而我们始终只能用稀缺的石油资源来换取其他一切。”

  这么做肯定是非常不利的,这种情况也必须要改变才行。

  “当年东芝公司董事长率领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代表团访华,签署《中日长期经济协定》后,中方领导人谈到很需要日方的资金,但利率太高了。”叶子平说道,“日本方面当即表示,负责日元贷款计划的OECF愿意以低息、长期的优惠条件,为共和国国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但是ODA的申请原则是受援国必须先提出贷款申请,这个触及了我们几十年间始终强调的自力更生的政治底线。”叶子平说道,“所以这事儿就停下来了。”

  “哦,这是一个面子问题。”叶开点头道,他心想,如果让当时的国人承认自己需要向日本人借钱,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也不仅仅是面子问题了,60年代苏联撕毁对华援助协定,给我们的经济建设造成巨大伤害的同时,也使我们对外援的总体认识蒙上了阴影。之后我们采取了对外国的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