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五十一章 全球最先进的大功率涡轴发动机_航空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位工程院院士,而且刘院士亲历了中国航空发动机从一穷二白,从测绘仿制到自主研制的全过程,很多先进的发动机都是在他的指导下研制成功的,比如说长江一千发动机,长江三千发动机,再往前还有太行发动机等等。

  可以说为了根治中国飞机的心脏病,刘院士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早在五十年代,刘院士就考入了北航,他被分配到发动机设计专业,六十年代刘院士就来到了六零六所,从事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工作。

  当时六零六所的主要工作就是仿制米格21的发动机,这个发动机的国产化型号就是涡喷7发动机。

  七十年代,刘院士奔赴三线建设,来到大西南的川省,这里就是六二四所的家,在一个穷山沟里,六二四所的干部职工就这样为祖国航空发动机默默的奉献着他们的青春。

  中国第一个航空发动机高空台,就是在这里建成的。

  几年后,不少的六二四所人抽调回位于大城市的六零六所,但是刘院士没有走,他留下来继续负责高空台的工作,在六二四所从三十多岁干到了六十多岁。

  在六七十年代,位于大西南的空气动力中心和高空模拟试车台的建设是重中之中,风洞就不用说了,离开了风洞就不可能设计研制出先进的飞机来。

  而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车台,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设施,它是航空发动机不可或缺的。因为它可以在地面上模拟飞机在整个飞行包线范围内各种飞行状态和环境条件,对全台发动机进行试验,这是一种大型的航空发动机地面试验设备群。

  这个高空试验台,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终于成功,被誉为亚洲第一台,这使得中国成为第五个拥有大规模高空台的国家,一九九七年这个高空试验台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可见它的分量有多重。刘院士深知长期的测绘仿制却阻碍了对自主研制的支持,严重制约了航空发动机乃至整个航空工业的发展。

  八十年代中期,刘院士担任了国家航空发动机大型预研项目——高性能推进系统工程预先研究项目总工程师,这个项目就是后来的先进中推发动机。

  到九十年代中期,中推核心机完成了研制任务,后来中推核心机研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进入新世纪,刘院士调入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担任科技委副主任,进入中国航空工业的决策支持系统,分管发动机专业的咨询研究工作。

  同时又担任了军方科技委兼职委员及历届动力专业组组长,可以说是最权威的航空发动机专家之一了。

  现在刘院士虽然已经是七十好几的老人了,可是仍然为了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四处奔波、拼命工作。

  刘院士激动地道:“通过咱们的努力,现在我们终于从航空动力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