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五十一章 一飞院的舰载机设计方案_航空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名鼎鼎的苏47金雕也仅仅是一架技术验证机而已,并没有量产。舰载战斗机采用前掠翼布局的,还真是没有听说过。

  当然,这只是内部的设计方案讨论会,所以脑洞大开也没有什么不行的。

  李铁激动地道:“各位领导,同事们好,这是我花了很长时间,设计的下一代舰载战斗机方案。可能大家都觉得很不可思议,为什么我会设计前掠翼,下面我就给大家解释一下。”

  说着李铁又翻了一页ppt画面,呈现在众人面前的就是苏47金雕战斗机的结构图。

  李铁沉声道:“我们都知道苏47金雕战斗机,是苏霍伊设计局最具代表性的一款飞机,它刚刚出来就震惊世界,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它与众不同的采用了前掠翼气动设计。虽然说前掠翼早在二战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但是并没有发展起来,原因在于前掠翼翼尖承受巨大的空气扭力,超出材料强度极限,会扭断机翼。”

  “但那都是过去受到材料和结构设计的限制,才会产生的问题。现在我们完全具备设计制造一副坚固的不会折断的前掠翼的条件。其实我个人认为,苏47金雕战斗机之所以并没有服役,最大的原因还是毛子的经济不行,导致苏47前掠翼战斗机没有投入量产。甚至我感觉现在的t50战斗机也会有同样的问题,它很有可能因为经济原因,不会投入量产,或者说产量非常小!”

  “但是对我们中国来说,就没有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大胆的采用苏47的前掠翼气动布局,特别是我们的下一代舰载战斗机,采用前掠翼布局的好处非常明显,首先是升力比后掠翼大,这样它就可以缩短起飞滑跑距离,在航母上短距起飞完全没有问题。”李铁越说越是激动,他非常渴望自己的观点能够得到认同。

  林鹏虽然觉得这个设计恐怕不会被采用,但还是给了老铁鼓励的眼神。

  李铁就更有劲了:“第二个好外就是前掠翼战斗机的挂载重量可以更大,机动性比常规布局更好,这对舰载战斗机来说是很重要的。苏47金雕战斗机就能够以45度或更大的迎角进行战斗。”

  “我设计的这个前掠翼舰载战斗机方案,以歼轰八为基础,隐身性能得到了很好的保证,发动机采用两台涡扇十五大推力矢量发动机,单台最大加力推力达到十八吨以上,这比苏47的发动机性能好多了,所以动力方面根本不用担心!”李铁翻开设计图道。

  “设计方案机长米,翼展米,机翼面积70平方米,空重20吨,最大起飞重量40吨,最大载弹量8吨,最大航程4000公里,最大平飞速度马赫,超音速巡航速度马赫,最高升限20000米……”李铁把设计参数都拿出来了。

  只是李铁刚刚讲完,就有一个年轻的设计师站起来道:“李工,我觉得你这个设计不太靠谱,首先不说前掠翼行不行吧,就舰载战斗机来说,它的体积不能太大,否则航母上放不了几架,你这个方案,实在是太大了,如果是陆基战斗机倒是没有大的问题,可舰载机嘛,还是要中型的比较好!”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