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一章 蝶形机翼_航空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拿到风洞去吹,逐步完善就行了。

  在主翼的翼形和翼型设计方面,歼轰七a的确是代表着过去,而fc31代表着未来。林鹏也知道有一篇论文曾深度剖析过f35的气动设计,它的主翼前缘后掠角为三十五度,机翼后缘前掠十五度。而fc31的机翼前缘后掠角为四十度,机翼后缘前掠也是十五度。

  这种蝶形机翼,当然是由f22战斗机首创的,被f35战斗机继承和发扬,然后又被fc31所借鉴了。

  当然采用蝶形机翼,机翼面积就相对来说比较大,而且从翼型来说也是比较厚的,根据研究f35的机翼厚度,超过了f16战斗机的百分之五十,这也造成飞机气动阻力比较大,m国人有强大的发动机,可以轻松克服这个缺点。

  当然这种机翼好处也是明显的,那就是在亚音速范围内升力大,同时还可以布置更大的机翼软油箱,增加载油量,提高航程。

  而fc31虽然借鉴了蝶形翼的设计,但也不是照抄,而是改进了,在机翼厚度上,比f35战斗机要薄很多,这样的话气动阻力会减小很多。因为中国并没有像m国那么强的航空发动机,所以在气动上就要有所取舍。

  歼二零战斗机就是典型的发动机推力不够,气动来补。采用了升力体鸭式布局的歼二零战斗机,应该是全世界超音速机动性最强的战斗机了,当然亚音速也不差,如果大家都是不带矢量推力的,那歼二零肯定更强。

  总的来说,借鉴f35和fc31的气动布局,是比较适合歼轰七a深度改进的。

  因为f35闪电战斗机,定位就是攻击机,歼轰七a同样也攻击机,并且它们都不需要太高的飞行速度。f35战斗机宣传的最大速度为一点六马赫,而歼轰七a为一点七马赫,这是相差不多的。

  f35的机翼不利于超音速,但是翼载大,对低空突防是很有利的,当然对提高航程也有利,fc31则还考虑了空战的需要,所以在机翼翼形相似的情况下,翼型有所不同,采用了薄机翼构型设计。

  歼轰七a基本不考虑空战的需要,所以它也可以像f35战斗机一样,把机翼设计得更厚一点,这样的话,它的性能特别是低空突防性能,将会有一个极大的飞跃,甚至是质的改变。

  只是林鹏也不能提fc31啊,因为这时候fc31还没有影呢!当然也不能说没影,这时候六零一所也应该早就做了预研,其中一个方案就是后来的fc31,只不过改变比较大罢了。

  所以林鹏就对唐占文道:“唐总师,我觉得我们可以借鉴一下m国联合攻击机的机翼设计,把我们的歼轰七a后掠翼改为蝶形翼,增加机翼厚度,采用翼身融合的设计,这样的话侧向雷达反射面积也会有一个比较大的缩小。同时最重要的是能极大改善目前歼轰七a在低空突防性能上的不足。”

  唐占文点了点头道:“可以考虑,只是这个改动,是否有点太大?这等于是重新设计了一对机翼,甚至是机身都要改,凭我们的技术储备,能否完成?”

  林鹏道:“唐总师,你说的这个问题,我也想过了,在设计上问题不大,只是需要做大量的风洞试验来优化,这个恐怕需要不少的经费。”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