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四章 走在兄弟单位前面第一个吃螃蟹_航空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行?有哪些方法。

  唐总师笑道:“直接打印金属零部件,几年前就在m国的f22战斗机上面实现了,在这方面我们还需要奋起直追,我们的新飞豹歼轰七b就想率先应用这种技术。但是目前看来,我们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落后,所以我想我们一飞院和西工大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高教授点头道:“我非常赞同唐总师的观点,我们也想在这方面有所突破。直接打印大型金属零部件,确实是难度非常大,而且要形成规模生产,还得有配套产业链。目前国外打印金属零部件,有两种原料,一是送丝,一是金属粉末。这两个方向,到底哪一个方向好,也需要慎重选择。”

  在座的四人,都很清楚西工大自1995年开始,在国内首先创造性地提出以获得极高力学性能为目标的金属增材成形技术构思,赋予激光立体成形之名,依托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现在已经初步建立起了包含材料、工艺和装备技术的技术体系。

  而北航则在去年,突破了飞机钛合金次承力结构件激光快速成形工艺及应用关键技术,构件疲劳、断裂韧性等主要力学性能达到钛合金模锻件水平,成功实现激光快速成形ta15钛合金飞机角盒、tc4钛合金飞机座椅支座及腹鳍接头等4种飞机钛合金次承力结构件装机应用。

  当然这些部件都是比较小的部件,并且是次承力结构。

  相比之下,m国是从零一年开始,小批量为波音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提供激光快速成形的钛合金次承力制件。主要替代发动机舱推力拉梁、翼梁、带筋壁板、龙骨梁壁板、机翼转动折叠接头等非主承力结构中的传统锻件和铸件。

  与m国相比,在这方面中国滞后大约5年左右的时间。

  要在歼轰七b战机上,实现大型金属构件的增材制造技术应用,这就是要第一个吃螃蟹啊。

  不过西工大还确实有这个技术实力的。

  林鹏认真地道:“高教授,我倒是认为,未来在航空工业领域,可以多研究一下送丝覆熔增材制造技术,我查阅了很多资料,经过分析,我认为送丝增材制造,代表了未来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可以说送丝增材制造,比送粉增材制造,具有更多的优点。”

  高教授惊讶地道:“想不到林鹏同志,你和我的想法是一致的。确实,对于大型的金属零部件增材制造来说,采用送丝的方式优势很明显。送丝增材制造采用激光作为焊接热源,金属丝作为填充材料,实现金属零部件增材制造。”

  “现在,送粉式增材制造,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比如说光外同轴送粉,粉末从光束外围汇聚到一点,激光束和粉末的同轴性不好保证,同时还会受到粉末气流影响,粉末的汇聚点难以达到理论上的一点,同时还会出现方向性问题。”

  “不但如此,粉末利用率也比较低,只有百分之二十。工作环境污染也是比较严重的。而采用送丝,就没有这些问题!”高教授激动地道。

  林鹏道:“对,同步送丝激光覆熔,用很细的金属丝材代替粉末,从激光束侧面,将丝材料送到加工位置,激光束在熔覆层形成熔池,丝材送入熔池,最终形成致密金属零件!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