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6章 黑夜潜入_这世界危在旦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少量柴油和淡水到海上进行捕捞,但很多捕捞船根本完不成任务,于是只能死在大海上。

  这背后的原因是苏联解体后,朝鲜经济遭遇巨大困难。

  从1994年到2004年,朝鲜发生了大规模的饥荒。实际上,直到2017年依然有大量的‘幽灵船’飘到日本海域。

  朝鲜把这段时期称作‘苦难的行军’。根据叛逃的朝鲜最高人民议会议长黄长烨对外表述:

  “到了1995年,平安北道发大水,粮食危机变得日益严重。街上饿死的人越来越多。

  因为抢粮食而引发的杀人、强盗事件也越来越多。只要稍微离开平壤市中心就能看到饿死的人。往郊外去,更是成堆的尸体。”

  “‘苦难行军’时代共饿死48万人,包括5万名劳动党的党员。到1996年11月中旬,已经饿死约10万人。

  军需工业的工人约5万,就连那些技术最高超的工人也饿死了超过2000人。有一半的人因为饿肚子,无法干活,只能躺着。”

  黄长烨的身份极高。这种人都叛逃,只说明朝鲜遭遇极其惨烈的困境。

  此人在1997年之所以叛逃,就是因为没能完成去日本讨要粮食援助的任务。他对朝鲜饥荒的描述非常真实。

  从其他方面可以获得更多印证。

  到2003年,朝鲜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处于饥饿状态。从朝韩三八线的卫兵身高就可以看出,朝鲜方面严重缺粮,人民普遍营养不良。

  现在正是朝鲜最困难的时期,也是最动荡的时期。

  周青峰回到自己的游艇上,用航海雷达搜索周边四十公里范围内的状况。

  朝鲜有海无防,但也不能过于轻视,毕竟有‘主体思想’加成,人家海军的坦克炮还是很犀利的。

  等到天黑,周青峰看看手腕上的防水表,穿上全套的潜水装具。他偷来的游艇上有一部水下推进器,也不知是那家富豪花大价钱购入的。

  从美军基地‘顺’来的装备装入个防水包,吹入空气,鼓囊囊的确保在水下浮力均衡。他则带上防水包,咬住呼吸器,带上潜水镜,抓着水下推进器进入海里。

  手表上的荧光照亮指南针,指引周青峰在水下十来米的深度前进。整整五个小时后,他靠近元山附近的海岸。

  天未亮,破碎的海岸线犹如突兀的黑影,看不清细节。

  周青峰从水下探出头,半跪在滩涂的淤泥中,摘下呼吸面罩,从潜水服的装具中取出一台夜视仪。

  海浪在哗哗的涌动,天空的星光冷清而寂寞,夜视仪中看到是一片被海水冲刷几万年的石头,远处是海岸防风林。

  周青峰脱掉碍手碍脚的鸭蹼,将其和水下推进器一起抛弃,单独将笨重的防水包拖上岸。

  这个包里的装备足有两百公斤,在水下靠浮力拖着没啥感觉,上了岸却重的要死,只能在滩涂的淤泥中拖行,留下极为显眼的痕迹。

  “失误,选错登陆地点了。”

  好不容易上了岸,周青峰也累的气喘吁吁。他确定海岸无人,将潜水服也脱了,也不对海岸上的痕迹做过多遮掩,径直朝内陆行进。

  走了几百米,总算踏足硬实的路面,周青峰赶忙从口袋里取出能量棒朝嘴里塞,又从背负式水袋的吸管中大口喝水。

  恢复体力后再看看GPS,确定自己上岸的地点没错,他又从防水袋中取出一部折叠的越野摩托进行组装。

  这摩托是特意选的超轻量级,加满油也就一百一十公斤。

  算上备用油料,它能以百公里时速跑出去五百公里。周青峰现在要的就是速度,天亮前必须在百公里外。

  除了轻量化的摩托,防水包中就是些侦查设备和野外生存用品。枪械不多,弹药也少,连防弹衣都没有,因为潜入行动不可能跟敌人硬刚。

  将装备放在摩托后车架上,周青峰戴着夜视仪,拧了拧油门,消音化处理的排气管发出沉闷的嗡嗡声。

  掏出防水地图搭配GPS,确认下一步行动路线,摩托便轻快的驶离海岸。这次周青峰来朝鲜,目的就一个。

  刺杀金家二胖子,换个好说话的人上位。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