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九百六十六章 不动如山,侵掠如火_朕就是亡国之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中。

  第二阵大明再胜,静,不动如山,动,侵略如火。

  而后大明势如破竹,将建州三卫在十日内攻下,而后开始向北一路攻伐,追杀逃亡的董山,在大明景泰十四年天明节之前,在野人女真的部落,大明的猎犬找到了董山的味道,将董山残部消灭,将董山的人头,送往了京师。

  而纳哈朗,投降了。

  纳哈朗的爷爷是猛哥帖木儿,猛哥帖木儿是大明册封的都指挥,纳哈朗拿着太宗文皇帝的赐下的诏书,大喊自己是大明忠臣,受到了李满住的胁迫不得不反明,大明王师一到,率众投降。

  这石亨和于谦发现这个纳哈朗就是建州三卫里的老六。

  董山和李满住趁着大明孱弱劫掠大明的时候,纳哈朗忙着屯耕,从不扰边,但是大明势弱,纳哈朗的确是「被迫」投敌,现在大明王师来了,纳哈朗立刻倒戈,这也不能怪纳哈朗不讲义气,李满住的主力崩溃的实在是太快了,一个接战被合围,最后被手下杀死。

  李满住的战略自然是极好的,也是唯一的一条路,可是他碰到的是鼎盛时期的大明。

  纳哈朗本身就没什么抵抗意志,一看李满住死了,一翻自己的犯罪记录为零,直接纳头就拜。

  大明墩台远侯甚至找不到纳哈朗冒犯大明的言论。

  造反造到这个份上,也算是独一份了。

  最后纳哈朗被任了一个鞑官,被送到了天津卫,赐了李姓,三世降袭,算是勉强苟活了下来。

  辽东战事之顺,远超所有人的想象。

  朱祁钰将董山、李满住的脑袋挂在了德胜门上,挂了十天,喂了野狗。

  在获得了军事胜利的前提下,大明开始对整个辽东展开了郡县化,分为了三

  个省份,黑龙江、吉林、辽宁,辽宁主要以辽东都司为前身,而黑龙江省,则是黑龙江流域,夹在中间的则为吉林,这个名字是汉名,永乐年间,曾经在吉林设立吉林造船厂。

  三省之地也是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商讨,之前有翰林认为以部族和水系,分为辽东九省,分为辽宁、安东、辽北、吉林、松江、合江、黑龙江、嫩江、兴安。

  最后经过研讨,还是分为了三省便于打理。

  而黑龙江的范围包括了整个外鲜卑山(外大兴安岭)和格布特岛,格布特岛最早居住民是唐朝的靺羯人,所以这个群岛也被叫做靺羯岛,面积是舟山群岛的两倍,但是因为结冰期太长,导致水师难以驻军。至于命名法,大明礼部掏出了唐朝的地理志书直接一顿照抄,就完成了对辽东三省的改名。

  大明不缺少当官的文人,也不缺少想要种地的百姓,打东北就是为了安置大明日益增长的人口。

  「这个万全、赵守义送解刳院,朕当年就该把他们都族诛的!」朱祁钰看到万全这个名字就是一顿来气,做出的第一道指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