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三百零四章 寰宇通志,随时增补_朕就是亡国之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沐的日子,你这也要给朕讲经不成?不是经筵的日子啊!”

  陈循俯首说道:“臣惶恐。”

  这话听得陈循实在是太憋屈了,文渊阁从设立至今,什么时候就变成了讲经的代名词?

  陈循自问陛下在削太上皇帝号、废太子、太庙杀人等大事之中,未曾掉队,他虽然未曾支持,但是更未反对,但是三年了,他终于尝到了左右摇摆的恶果。

  身在朝廷枢纽,却只有讲经二字了。

  而且讲的陛下还不喜欢听。辩呢,又辩不过胡濙。

  陈循刚忙俯首说道:“臣请旨修寰宇通志。欲使宇宙数万里之外,不出户而可知庶几,上下千百年之间,一举目而毕见。”

  “岂徒备一时之广览,将以垂万世之宏规,此诚陛下经天纬地之文,足以显继志述事之孝,而光前振后者也。“

  “臣等章句腐儒,草茅迂士,叨承委任忝效编。”

  “车同轨、书同文,寰宇通志,永传于悠久。”

  朱祁钰很不喜欢陈循的一点,就是他老是文绉绉的,他认真的看了许久说道:“很好,陈学士,修吧。”

  “需要多少钱?”

  修地理志自然是必然的,也给未来一个自古以来的大义的机会。

  否则到时候为了国界吵架的时候,没啥真凭实据,如何去吹?

  日记开疆自然不可取,但是大明这实打实统治地区,还是的著书立传才是。

  朱祁钰肯定了陈循的修地理志书的想法,因为他把馆驿、户丁都放在了书中。

  馆驿,是大明皇权的朝廷权柄的延伸。

  户丁,是大明拥有多少的财富。

  土地在没有劳动的时候,一文不值。价值的唯一衡量标尺为劳动。

  陈循虽然有点掉队,但终究知道大明的权柄以什么形式展现,大明的财富应该由朝廷掌控。

  这《寰宇通志》成书的时间应该在景泰七年五月,算算日子,刚成书,夺门之变就发生了。

  明英宗朱祁镇并不是个大气的人,他为了不让明代宗朱祁钰有修志书志美誉,便将修好的一百一十九卷的《寰宇通志》尽数毁掉了。

  明英宗修了一本《大明一统志》。

  大明一统志共九十卷,建置、沿革、郡名、形胜、风俗共计三十八门。

  那少了的二十九卷是什么?

  是馆驿,是户丁。

  后世研究大明的驿路,都是研究《寰宇通志》,因为之后的大明地理志再无驿路刊载了。

  所以天顺年间修成的《天下一统志》,复辟后的朱祁镇,除了失去了皇权之外,还失去了财富。

  南宫复辟,绝不仅仅是一场皇室内讧那么简单。

  幸好,朱祁钰已经把朱叫门给直接杀死在了太庙之中。

  陈循赶忙俯首说道:“只需十万银币,以供二十九员文林郎出京,四年可成。”

  十万两多吗?并不算多,动用人员也仅仅二十九员文林郎出京。

  朱祁钰点头说道:“朕再多给你五万两。”

  “让户部清吏司配合你们文渊阁和翰林院,这户丁虽然不要精确,但是千以内,要确定下来。大计之后,要重造黄册,确定天下丁口。”

  “此事让翰林院掌院事吴敬也参与其中,翰林院的算学太差劲儿了。”

  陈循长松了口气说道:“谨遵陛下皇命。”

  没事做,是陈循最害怕的事儿,没事干,代表着权柄丢失。

  他自己找了点活儿,而且看陛下的意思,对此事还颇为重视。

  “靖安布政司四府之地,也要做志吗?可是河套地区百废待兴,四府之地,也只是简单的划分,之后必然有沿革。”朱祁钰拿着手中的进表疑惑的问道。

  河套地区刚戡定,以后对地方肯定会有沿革。

  陈循俯首说道:“随时增补便是,地理志岂是不便之物?”

  朱祁钰恍然大悟,好嘛,都学会这句了。

  怪不得这陈循要把馆驿、户丁都写到前面,这是有胡濙在指点啊!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