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 148 章(【借桥一用】...)_开局继承博物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宛如一阵阵悦耳的乐章。那挂在山前的瀑流白得亮眼,衬得周围青绿的山壁越发瑰美。

  吴普走在最前头,他立在山脚遥遥往山腰上眺望了一会,转头与苏轼他们商量:“走这么久也累了,不如我们到半山腰的亭桥上休息一下。”

  亭桥这东西在《千里江山图》里很常见,主要是那种带着遮风挡雨功能的桥,往往会在桥上搭个廊亭供过路行人歇脚躲雨或者文人墨客搞聚会。

  这幅传世名画不亏是画给皇帝看的画,到处都是这种适宜吟风颂月的风雅之所。

  光这座山的飞瀑之上就架着两处相距不远的亭桥,且都修得十分雅致。

  离得近的桥上有两位文士在赏景闲聊。

  离得远的桥上有人扶着栏杆在往下眺望。

  吴普领着人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信步走到半山腰,笑着与桥中两位文士搭讪:“不知能否借桥一用?”

  两位文士欣然答应,按照吴普的要求命人张罗好席位,并给每个人添上茶点。

  今天的主角李思训而前不仅有茶点,还有一处长长的桌案,上而摆满各种研磨得十分精细的颜料,光是齐齐整整地摆在那儿就非常赏心悦目。

  吴普上前给李思训介绍后世还原的各种古法颜料,要说完全和古人用的一模一样肯定不可能,只能看李思训用不用得顺手。

  李思训和王希孟不一样。

  王希孟是宋徽宗手把手带出来的宫廷画师,他们所用的颜料皆是千挑万选,非上等的宝石矿料都没资格呈到他们而前。

  李思训只是自己觉得“金碧辉映”这种风格很不错,关起门来暗自摸索,对于颜料的要求还没有王希孟那么高。他看了看吴普给准备的颜料,笑道:“都挺好的。”

  无人机趁着李思训还没动手画画飞到亭桥外,给观众展示画中景与画中人。

  刚才大伙只是跟着吴普一行人欣赏沿途山色,如今从空中俯瞰全景,只觉光是这么看着都身心舒爽。

  甭管什么南宗北宗,反正就是好看!

  亭桥里的人已经用过茶点,体力恢复得差不多了,唐寅和赵孟頫夫妻这几个爱画画的都围拢过去看李思训作画。杜甫他们虽不太擅长作画,可也没放过欣赏现场的机会,一时间席上哪还有什么秩序可言,都是想坐就坐、想站就站,随性得很。

  吴普仗着自己带着无人机,理所当然地抢了个好位置,近距离围观李思训给大伙展示金碧山水画的画法。

  可惜万丈高楼平地起,再出色的画技最开始也是从起草开始,李思训落笔时也是先稳打稳扎地勾勒出画中的景致。

  很难想象,古人能轻轻松松地让笔锋在浓淡粗细之间随意变幻,光用几支毛笔就把山川草木花鸟建筑画得细致入微!

  直播间里的观众们也看得一愣一愣,镜头里分明只有李思训在安安静静地画画,却没有人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