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8章_细说清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浪速号派人乘小船到高升号检直证件,随即发出旗语,叫高升号跟随它走,又叫高升号上的“非战斗员”下船。

  按照国际公法,浪速号无此权利。第一,牙山口并非日本的领海。第二,日本尚未对中国宣战。第三,高升号是英国船,而且悬挂着英国旗。

  因此之故,高升号的船长与船上的中国兵士拒绝接受浪速号的指挥,浪速号于是挂起红旗,放出鱼雷,向高升号袭击。这鱼雷未能击中目标,浪速号放炮,放了半小时,把高升号击沉。船上的职员、水手与兵士一千二百二十人之中,仅有一百七十人跳水求生。浪速号上的日本兵用枪对准这一百七十人射击,又射死很多。

  高升号原有中国海军钢甲船济远号与所谓“广东水师”的兵船广甲号联合护航。

  在高升号被拦阻以前,济远号先被日本巡洋舰吉野号轰击,中了一炮。济远号的管带方伯谦不敢还击,下令掉转船头向旅顺方向逃走。

  吉野号在后面穷追,追得济远号的炮手火起,顾不得管带的意旨自动还击,一击而中,吉野号这才停止追赶。

  广甲号早就一听到炮声便逃离战场,结果触礁搁浅。这次丰岛之役,算是甲午之战的第一幕。

  第二幕,是成欢之役。成欢在牙山东南,在牙山与公州之间。

  六月二十七日的夜晚,日本陆军袭击驻扎成欢的聂士成部。战到天明,聂士成部阵亡五百人,日本军战死八十二人。

  叶志超不战而退放弃牙山,率部遁走平壤。在平壤的中国陆军,先后聚集了一万多人。

  第三幕,是平壤之役。八月十七日(9月16日),日军开入阵地。十八日,左宝贵死守牡丹台中弹阵亡,叶志超先在城头竖起白旗,随即放弃平壤,率部向鸭绿江方向逃走,沿途遭遇日军袭击,死伤两千多,丢掉四十几尊大炮、一万余枝步枪。

  叶志超一口气逃到安州(安东),向李鸿章报告:血战了五昼夜,获得大胜,最后因敌方增援至四五万人,而我方“弹尽援绝”不得不转移阵地。

  李鸿章不知是假,替他转报光绪皇帝,奉旨各将领“加恩免议”。

  所谓淮军的新练精锐,在这平壤之役被叶志超丢尽了脸。甲午之战的第四幕,是黄海之役。日期是光绪二十年八月十八(9月17日),地点是鸭绿江偏西的大东沟。

  中国海军的北洋舰队,在前一晚完成了护送淮军铭字十二营的任务;这十二营乘了五艘招商局轮船,从旅顺来到大东沟登岸。

  八月十八日下午十二点三刻,北洋舰队的旗舰定远号向日本海军的联合舰队开火。

  中国方面的主将是海军提督丁汝昌,日本方面的主将是海军中将伊东祐亨。中国方面有兵船十二艘,吨位的总数是三万五千吨;日本方面有兵船十一艘,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