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章_细说清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取得西比儿城,用这城作为巢穴,四出掳掠。三年以后,埃儿马克死于一次对“土人”的战争之中。其他的哥萨克首领继续他的“开拓”事业:杀人,抢东西,侵占土地,伐木造城,留兵戍守。

  在顺治元年的时候,一个这样的哥萨克首领泡雅儿科夫发现了黑龙江。六年以后,另一位以残忍著名的卡巴罗夫发现了太平洋。

  这时候,哥萨克人的大本营已经移在鄂毕河上,造于1587年(万历十五年)的妥波勒斯克城(Tobolsk)。他们已经不再是斯特罗冈诺夫一家的“佃户”,而已经成为俄罗斯“沙皇”的开边臣民了。

  他们也就自称为俄罗斯人。清朝的边疆官吏于是在报告北京的公文上称他们为鄂罗斯,又称他们为罗刹。“沙皇”这一个名词,被清朝的边疆官吏写成“察罕汗”。

  与康熙同时的一位察罕汗,是鼎鼎大名的大彼得。大彼得颇想叫康熙对他称臣纳贡。他在康熙九年命令驻在尼布楚城的俄官,派人劝康熙“尽力求得领有全部大俄罗斯、小俄罗斯、白俄罗斯独裁大君主皇帝陛下之恩惠,归依大皇帝陛下最高统治之下…...大皇帝陛下必将爱护中国皇帝于其皇恩浩荡之中,并保护之,使免敌人之侵害”。

  尼布楚俄官所派的“俄使”在到北京后,被康熙的理藩院监禁了半个月。期满,他领了一些康熙赏赐给大彼得的东西,回尼布楚复命。

  这尼布楚城,位于石勒喀河北岸,尼布楚河西岸。清、俄双方在顺治年间便已有过军事与外交的接触。顺治九年,清方的宁古塔章京海塞,逐走乌札尔村的俄人,其后被俄人击败。顺治十一年,固山额真明安达理,又逐走深入松花江沿岸的俄人,溯黑龙江而上,打到呼玛尔河河口的俄人营垒,但奈何不了雅克萨城。

  俄方先后在顺治十三年与十五年,两度派遭使臣到北京,但均以国书的措词“矜夸不逊”,见不到顺治皇帝,无结果而回。康熙作事,一向脚踏实地。他在用兵以前,先派一个叫做郎坦的正白旗副都统,带兵去前方伪装猎人,打听敌方的虚实与路程远近。

  郎坦去后,回来报告:从爱珲城到敌人的雅克萨城,舟行逆流而上需时三月,陆行只消一个半月,但是运粮食与兵器,仍不可没有船。他说:我们现今已有了四十艘大船、廿六艘小船,所差的也只是五十艘小船而已。

  郎坦又说:敌人的厉害,第一是有雅克萨的木城作为凭藉,第二是有枪有炮。我们如果能有新式红夷大炮二十尊、精兵三千,恒不难把雅克萨拿下。

  康熙的见解比郎坦更高一筹。他认为攻敌虽易,但不如先造两个木城于爱珲及呼玛尔两地,储备足支三年的粮食一万二千石。这粮食可以向科尔沁十旗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